大腦的超能力:知覺恆常性
想像一下,當你打開一扇門,它的形狀從長方形變成梯形,遠方駛來的汽車在視網膜上越來越大,而你手中的蘋果在不同燈光下顏色略有差異。如果我們每次感知到這些變化時,都認為是物體本身改變了,世界會變得多麼混亂!
幸運的是,我們的大腦擁有一項驚人的功能,叫做「知覺恆常性」(Perceptual Constancy)。這意味著,儘管進入感官的刺激(如視網膜上的影像大小、形狀或物體反射的光線顏色)不斷變化,我們對物體的基本性質(如大小、形狀、顏色)的知覺卻能保持相對穩定。
這種恆常性是我們日常生活能夠順暢進行的基石。例如:
* **大小恆常性:** 一個朋友走遠了,她在你的視網膜上形成的影像變小,但你依然知道她的實際身高沒有改變。
* **形狀恆常性:** 一個圓盤無論你從正面看(圓形)還是側面看(橢圓形),你都知道它是同一個圓盤。
* **顏色/亮度恆常性:** 一件紅色毛衣在明亮的陽光下或陰暗的房間裡,你都能識別出它是紅色的,儘管它反射的光線總量和波長比例可能不同。
知覺恆常性是大腦整合感官訊息與過去經驗的結果。大腦會考慮距離、角度、光源等情境因素,來「校正」原始的感官輸入,從而建構出一個穩定、可靠的知覺世界。
然而,這種機制有時也會被「欺騙」,產生知覺錯覺。許多視覺錯覺正是透過操縱背景、距離提示或形狀線索,來誤導大腦的恆常性判斷,讓我們看到與物理現實不符的景象。這也提醒我們,我們「看見」的,不完全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映,而是大腦積極建構的結果。
分類: 心理 |
發布日期: 2025-07-02 |
瀏覽次數: 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