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ceptSet|概念集合

大腦捷徑:好記更重要?

大腦捷徑:好記更重要?
嘿,各位成熟的大腦使用者們!你們知道嗎?我們的腦袋瓜其實是個很有效率(有時候是偷懶)的工廠,它喜歡走捷徑。其中一個常用的捷徑,心理學家稱之為『可得性捷思』(Availability Heuristic)。

簡單來說,這個捷徑的意思是:當我們需要判斷某件事發生的機率高不高時,大腦不是去翻閱統計數據或仔細分析所有可能性,而是看看『這件事的例子,我有多容易想起來?』 如果腦海中唰地一下跳出好幾個相關例子,我們就會覺得,哇!這事一定很常發生!反之,如果想破頭也想不起幾個例子,就會覺得這事機率很低。

舉個最經典的例子:空難和車禍。每次發生空難,新聞大幅報導,畫面怵目驚心,很容易深深刻在我們的腦海裡。所以,下次搭飛機前,你可能會有點緊張,覺得空難機率很高。但事實上呢?從統計數據來看,開車遠比搭飛機來得危險多了。然而,日常小擦撞、車禍雖然多,但很少像空難那樣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聞,不太容易被我們『輕易想起』,所以我們反而可能低估了開車的風險。

這就是可得性捷思在搞鬼!那些生動的、戲劇性的、最近發生的、或被媒體強力放送的事件,因為容易被大腦提取,所以會讓我們高估它們的普遍性或發生機率。想想看,中樂透頭獎的新聞是不是比每天上千萬人沒中獎的事實更容易看到?於是我們可能因此覺得自己中獎機率好像不低,跑去買彩券。

理解這個腦袋的『小偏見』非常重要,因為它會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判斷和決策,從投資理財到健康選擇,甚至是對社會現象的看法。

**【延伸知識與建議】**
1. **保持覺察:** 認識到大腦會被容易想起的例子影響,是避免偏差的第一步。
2. **尋找數據:** 在做重要判斷時,盡量不要只憑感覺或腦中容易跳出的例子,試著尋找更客觀的統計數據或事實。
3. **擴大資訊來源:** 吸收多元資訊,避免只接觸到某種特定視角或極端例子,減少單一資訊的可得性偏差影響。
4. **慢下來思考:** 給自己一點時間,不要倉促下判斷,深思熟慮比依賴快速捷徑更可靠。

分類: 心理

發布日期: 2025-05-24